在推进振兴中改善民生??访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代表
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更加重视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振兴的成果。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要进展,走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去年全省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增幅,特别是一些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后劲的指标增幅较高。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辽宁将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着力推进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辽宁三项重点任务,经过一段时间不懈奋斗,使全省经济社会总体水平步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标志。”李克强说,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模式。去年装备制造业首次成为辽宁第一大产业,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环节,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调整重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国有企业的爆发力充分释放。切实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振兴老工业基地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带。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从2005年起,我们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辽东湾、北黄海五个重点地区及相连地区组成的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李克强说,作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巨大潜力所在,目前这“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态势强劲。我们要继续推进“五点一线”开发建设,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沈西工业走廊等产业聚集区建设,形成沿海和腹地互动发展的开放新格局,向沿海经济强省迈进。
“从重点民生问题入手构建和谐辽宁,既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证。”李克强认为,构建和谐辽宁的基础是让人民群众普遍安居乐业,切实改善民生要首先解决好最困难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两年来,辽宁完成了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使120万人喜迁新居;使近18万户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1人就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今年将全面启动并力争基本完成全省5万平方米以下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力争实现双就业,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使全省人民都能够普遍享受发展振兴带来的实惠。(记者 王金海)
“好”字当头 好中求快??访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国代表
在陕西,关系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成效明显。
谈起陕西省近年来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新成果,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国代表说,关键就是“好”字当头,好中求快。
李建国说,陕西省2006年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在此背景下,去年陕西省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2.7%和31.7%。
李建国介绍说,近年来陕西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和重点,形成了开发建设的高潮。公路、铁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迈上一个大台阶,“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6598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后51年的总和还要多。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面积累计已超过3000万亩,全省1亿多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陕西四成半的国土面积已被绿色覆盖,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先进制造业、能源化工业、国防科技工业、旅游业、果业、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从2002年到2006年,陕西省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
“在陕西,关系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成效明显。”李建国说,作为西部省份,去年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级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支出达190.6亿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新建通乡油路2000公里、通村油(水泥)路1.4万公里,位居西部第一。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千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两百元,均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
李建国指出:2007年陕西省将继续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一是推动经济转轨,着力自主创新,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全省经济进一步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促进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全省社会安定团结。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全面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李建国最后表示,“我们要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努力创造平稳和较快增长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团结鼓劲的良好舆论环境。”(记者 王科 白天亮)
追求有效益的发展速度??访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代表
对贵州这样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来说,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不断缩小同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贵州这样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来说,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不断缩小同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必须坚持能快则快。经过努力,贵州这些年来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0.2%,去年达到了11.5%,全省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石宗源指出,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贵州目前仍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更值得注意的是,贵州同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因此,贵州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我们同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只会是越拉越大;许多前进中的矛盾也就会更加突出,不仅制约发展步伐,而且影响效益提高。必须把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的增长速度,作为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
必须坚持把较快发展速度建立在良好效益的基础上。石宗源说,我们追求的发展速度,必须是有效益的速度,而不是不计成本、不讲质量、不求效益的盲目的高速度。对贵州来说,求效益,不仅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贵州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但生态环境总体上十分脆弱,极易受到破坏而难以修复。“十五”时期,贵州实现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但目前全省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下一步,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发展速度问题,同时又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效益问题,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石宗源提出要有“四个坚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建立合理的区域开发格局,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发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贵州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记者 盛若蔚 胡跃平 汪志球)
相关链接:
军队人大代表徐礼政:行囊里揣着战友的嘱托
人大代表奚美娟声音:永远做时代的创作者
刘恩学代表:前所未有的政策措施和投入力度
参会代表委员积极提出议案提案 情系国计民生
中山装成外国官服 代表委员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
人大代表纪尽善:制定《国债法》建立国债听证制度
人大代表杨敏:在火车上增设旅客物品保险箱
代表委员提出:警惕有害网吧从城市流向农村
王林祥代表建议:就公务消费立法 制止公款吃喝
责编:潘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