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安注册公司 西安公司 西安

曲江模式失蹄法门寺景区经营 折戟第九大奇迹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1-08 04:28)
文章正文

曲江模式失蹄法门寺景区经营折戟第九大奇迹

  本报记者 孟岩峰

  实习记者 姜艺萍 北京报道

  在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多个项目上通过嫁接“文化”与“旅游地产”而扬名的“曲江模式”,没能在法门寺景区复制成功经验。目前,曲江系已被政府“口头要求”退出法门寺景区经营管理。

  6月末,有消息传出:陕西省省委已经于6月17日召开会议,将法门寺景区交给宝鸡市政府管理。此前,法门寺景区注册资金11亿元,其中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简称曲江文投)出资3亿,占27.27%,为第一大股东,对法门寺景区进行管理。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介绍:“6月份省委召开会议,并没有太多的讨论环节,而是直接告诉曲江文投管理权移交一事。双方也没有太多异议。”宝鸡市政府接盘的主体是宝鸡市法门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省里只是口头上把法门寺景区交给了宝鸡,没有其他任何的说法,甚至连股权结构都没有变。这完全是一个政府行为,因为不存在股权结构变更,所涉及的债务、人员等都没有大变化。”上述人士表示。

  虽然“宝鸡方面也在培养自己的管理层”,但据《中国旅游报》7月1日的报道,宝鸡对于法门寺进一步的发展规划还在酝酿之中,没有形成任何正式文件。记者联系了法门寺景区所在的扶风县宣传部、法门镇镇政府,他们都表示目前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7月23日,法门寺法师告诉记者:“我还没有得到有关法门寺景区处理方案的信息。景区从管理上来看没什么变化,门票仍然是120元通票。客流原来也不多,现在也没什么变化。”

  “经营”争议:从代建到管理

  7月22日,西安下着不小的雨,这天是农历六月十五,是法门寺供奉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展出的日子。可能是周一的缘故,并没有太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几位在当天参观法门寺的游客在网上交流:游客不多,120元的票价有点贵,看到佛指舍利的那一刻很震撼。当然,法门寺宏大的建筑群也令很多人感叹,甚至有人建议景区内最好花30块钱坐个旅游车,因为1.25公里的甬道走起来有点费劲。

  法门寺景区始建于2003年,而法门寺却是一个千年古寺,最早在东汉桓帝之时就已经存在。1987年时,潜藏地下的唐代佛塔地宫被发现——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大批唐懿宗、唐僖宗时期的文物出土。其中最珍贵的文物当属四枚佛指舍利。这些文物被完整地保存了1113年,堪称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2004年,联合国[微博]评定法门寺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1988年,法门寺重修工程竣工。此后十多年,这里的清幽并未受到太多打扰。2000年前后,宝鸡市政府决心开发法门寺旅游区,由市政府出面组织。2001年底,法门寺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当时的规划包括佛文化旅游展示区和综合服务区,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

  2003年11月,宝鸡市成立了法门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法门寺景区的开发工作。当年12月31日,景区的核心建筑“合十舍利塔”建设方案最终确定,当时计划投资6.8亿元。但直到2005年5月15日,该舍利塔才正式开工建设。上述人士表示:“当时,宝鸡市政府没有资金实力来推动这个工程,融资能力也很有限。”

  法门寺景区的最终建成,与一个人的关系密切,他就是2006年6月任陕西省代省长,并于2007年2月任省长的袁纯清。2007年3月,在袁的牵头下,曲江新区管委会组建了法门寺开发建设团队,与宝鸡市人民政府一起负责项目开发建设。陕西省内优势企业延长石油等也纷纷入股,成立了新的陕西法门寺景区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法门寺集团)。

  袁纯清据称爱好佛教文化,这似乎可以从他赴任山西后的行程上看出端倪。2010年6月20日,刚刚当选山西省省委书记的袁纯清就视察了忻州,专门对佛教名山五台山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而法门寺则是袁纯清关注之下建设的另一大佛教文化项目。

  拉曲江系入伙的理由很简单:曲江新区有足够的融资渠道。2003年开始,曲江新区就得到了国开行的特殊眷顾,首批贷款就达到25亿元。特别是曲江新区将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发展有限公司改组为“曲江文投”之后,国开行更是非常认可这一投融资平台。截止到2011年11月,国开行累计向曲江文投及其子公司贷款54.04亿元,引进基金、信托等16亿元。

  “法门寺最初只是一个代建项目,当初我们进去的时候就很明确的。”7月26日,曲江系内部人士介绍,“只是后来省里觉得曲江既然有管理景区的能力,才进而要求我们来管理法门寺。”

  但这一管理职能却给曲江文投带来了无尽的“麻烦”。2009年,合十舍利塔建成,法门寺景区开始吸引更多的来客,同时也引来了景区和寺庙的冲突,出现了“僧人推倒景区围墙”等事件。此后,针对法门寺景区的投诉更是常年占据陕西省旅游投诉量首位,主要集中在诱导消费、勒索钱财等。

  僧人们认为,曲江系建设的法门寺景区破坏了佛门的清净,使法门寺蒙受过度逐利之冤。西安美术学院教师岳路平等文化界人士也认为,佛指舍利应归还给法门寺,不应作为盈利的工具。

  在联系身居北京的法门寺主持学诚法师过程中,记者接到一位法师的匿名电话,他表态称:“曲江模式一开始理念就错了。佛教属于精神领域,而商业运作属于物质领域。我不否认在弘扬佛法时会产生一些商业行为,但那属于佛教最外围的范畴。曲江模式这样的商业运作手段完全属于本末倒置,这也注定了它的失败。”

  法门寺所在的法门镇也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法门镇镇政府人员认为,“法门寺景区主要有两大问题,第一是留不住旅客,每天就只有一两辆大巴车载些旅客来,旅客来了走走转转,坐着大巴车就走了。另一方面服务质量太差,这也是法门寺景区一直被诟病的原因。”

  曲江文投2013年第一季度中票募集说明书显示,2011年法门寺集团资产36.4亿元,负债25.5亿元,全年实现收入1.29亿元,净利润894.91万元。而到了2012年,前三个季度法门寺集团收入为9425万元,净利润却只有108.76万元。

  上述曲江系人士表示:“在法门寺项目上,曲江系绝对是炒股炒成了股东。本指望借助佛教文化的亮点,吸引游客收回投资成本,现在却变成了这样的烂摊子。”

  2012年1月,曲江文旅(600706)借壳ST长信上市,将曲江系大部分景区的经营管理职能收归入上市公司之中。在当时的重组计划中,提及法门寺景区的经营权未来可能将被注入上市公司,这一预期也成为市场看好曲江文旅的理由之一。

  但曲江系人士介绍:“其实在当时,法门寺的管理和经营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曲江文旅不希望把一个不由自己控制的项目纳入上市公司徒增事端,因此只对外宣称可能注入。”

  “退出”考量:不是钱的问题?

  对于曲江系的退出,外界普遍认为是由于法门寺商业运作难以为继,后续投入又大,曲江文投不得不断臂求生。

  上述法门寺集团的经营业绩似乎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的法门寺景区为项目的一期工程,计划投资额为20亿元。按照2011年法门寺集团的盈利水平来计算,收回成本需要200年以上。如果像2012年那样经营不善的话,收回投资则更如镜花水月。

  景区的惨淡使得法门寺二期项目遥遥无期。早在2001年的规划中,法门寺景区就分为两个部分:佛教文化景区和综合服务区。2010年,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公司总经理刘兵曾介绍:“两期总投资为45亿元。”

  而如今,这一规划仍只是停留在纸上。此前,扶风县法门镇还希望争得后续开发的一杯羹,但现在这个“烂摊子”他们也不敢接手。法门镇政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们层面上来讲, 当然是希望后续的二期、三期都能顺利实施。这需要加大投入,县和镇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因此有舆论质疑称,曲江系受制于法门寺近30亿元的负债以及后续还有30亿的投入,因此选择退出。

  但从曲江系的融资能力来看,似乎又并非如此。曲江文投2013年第一季度中票募集说明书显示,2012年9月末,曲江文投长期借款为85.595亿元,短期借款为35.47亿元。加上其他各类贷款,总计贷款余额为125.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64%,和行业平均水平70.2%相比差距不大。公司334.2亿的总资产中,有50.8亿的房地产资产被抵押,8.5亿元的应收账款等被质押。抵押、质押借款比例约为长期借款总额的50%。

  另外,曲江文投还拥有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23家金融机构未使用的授信共93.76亿元。

  其中,国开行一直是曲江文投的最大金主,累计向曲江新区授信超过100亿元,位列西安各开发区之首。今年6月21日,国开行陕西分行又向曲江文投提供了55亿元的贷款合同,曲江文投因此变更了今年第二期16亿元中期票据的发放计划。

  国开行贷款一般为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但平安证券[微博]负责固定收益的人士表示:“向类似城投公司放贷,利率优惠程度可能会很大。”另有多位投资界人士也认为,曲江文投可能从国开行拿到了低于企业债成本的贷款。

  资金渠道通畅的前提下,法门寺的现有业绩也并非无法接受。曲江文投全资的16家子公司中,涉及影视、戏剧、演出、出版的文化板块的子公司几乎全部亏损或微利,仅地产项目有较大盈利。在其参股的公司中,法门寺集团也是表现较好的一家。

  退出法门寺,更多的还是非经营层面的因素。上述曲江系人士介绍:“法门寺作为宝鸡市的旅游资源,从一开始就没解决好权属的问题。又涉及到了宗教事务,就更加麻烦。较为成熟的峨眉山、普陀山等,无不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淀和博弈之后,才划分了各自的权属范围。即便如此,小矛盾也是不断的。”

  另据了解,在法门寺的实际管理中,曲江方面也发现“不是一家说了算”,所以对待法门寺的态度也一直较为保守,总是希望将其定义在代建项目上,几家企业共同投资,分享受益,而并未大张旗鼓的宣传。上述人士称:“有些讽刺意味的是,你可以看到,这两年除了曝光问题之外,宣传上很少看到法门寺。”

  曲江模式:“文化地产”成败

  法门寺的结局,无疑成了“曲江模式”的当头一棒。

  曲江模式一度被认为是城市开发的成功模式之一。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遗迹丰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扩容和发展。2000年前后,西安城大部分地区还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貌,让人心向往之却难以流连。

  1992年8月17日,国务院颁布“国发(1992)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倡建设“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陕西省一马当先,提出拟在西安市南郊大雁塔区域建曲江池风景区。但1993年4月,国务院紧急发文,叫停了这类旅游区的建设,陕西并没有得偿所愿。直到1996年,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才重新被摆上议事日程。

  然而,当时的曲江新区没有资金支持,只能将土地分割为52个商业项目逐一进行招商引资,期望利用外部资本完成开发。但1997年的金融危机,让打着如意算盘的曲江再次失意。

  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收缩战线,一些投机企业开始倒卖土地,套取贷款。此轮开发又以“土地出让-抵押贷款”的恶性循环结局收场,曲江新区几乎一锹未动。

  2002年,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段先念上任之后,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段在收回违规土地的同时,并不急于出让,而是首先开发富有文化价值的商业项目,2003年大雁塔广场应运而生。随后,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相继开建。

  这一方法显然好过单一的土地出让,因为随着景点和商圈的建设,曲江新区环境得到了改善,人气被带动起来,土地价值也显著提升了。

  “从业内来看,段先念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其挖掘历史价值然后使得土地增值再进行主题公园建设,这对保护文化也是有好处的。”一位做旅游项目开发的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除却模式与想法之外,对其运作手法上的争议也从未停歇。比如,一些人觉得主题公园与历史价值挖掘过度,商业味过重,失去了真正的人文价值。“不管是曲江模式还是仿照曲江模式的国内主题园区都有类似问题,设计及经营上都是水平不足。”

  而在一直关注曲江模式的阿房宫管委会成员看来,曲江确实是目前就如何解决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又能搞好城市化进程的最佳代表。“曲江模式并不是曲江借文化和遗迹提升地价,而是借文化提升区域环境,从而使地价上涨。”

  尽管曲江模式令同行羡慕,成功案例众多,但在法门寺项目上,曲江系确实彻底栽了跟头。上述曲江系人士表示:“曲江模式擅长的是靠近市区的项目,通过文化的包装,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和商业开发。但法门寺远离城市核心区,本来就不适合套用曲江模式。”

  段先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法门寺我们出32个亿,周边的土地也没升值,原因是什么?远离城市。法门寺不错,文化资源也不错,我们来旅游可以,但是你让我们住在这,把家搬到这,不可能。”

  曲江文投也不是没有想过解决的办法,如在二期规划中,设置了土葬用地的灵境项目,以及类似商业地产的禅修林项目。但这些项目只在纸面之上,并未成型,曲江系人士也认为:“二期项目只是规划中的,实际操作还遥遥无期。”

  而尽管如此,关于曲江模式在法门寺景区就等同于“宗教+旅游+墓地地产”的说法,已经引起了部分人士的反感。。

  另外,曲江系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没能搞好。法门寺所在的法门镇当年为了大搞建设,出让了很多土地,因此也引发了一些纠纷。但在30多亿的投资建设和后续运营中,法门镇竟然没有得到任何直接受益。上述法门镇人员表示:“税收收益是直接交由宝鸡市管的,旅游项目开发管委会一手包办,我们镇政府没有什么可做的。”

  法门镇还有其他一些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希望曲江系能够把其他几个景点联动起来,但一直未能如愿。法门镇因此认为“法门寺对当地的经济没有起到有分量的促进作用”。

  模式反思:过急“造概念”

  曲江模式之所以称之为“模式”,是其具备了对外输出的可能性。但目前来看,除了曲江新区范围之内,其他的项目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大明宫景区是曲江系最早向外辐射的项目之一。2008年之前,位于西安城北的太华路西,盛唐时期的宫殿群落大明宫淹没在一片建材市场中间。据称“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遗址”的青石碑都被埋进了垃圾堆里。

  2008年9月开始,曲江系开始对大明宫遗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按照以往的做法,具有传统文化和邻近城区这样“双重概念”的大明宫,应该是曲江模式最好的练兵场。

  但时至今日,遗址公园虽然建了起来,周边大量的建材市场和回迁安置房仍然限制了土地价值的提升。大明宫最初定位为西安的“中央公园”,不过现在看来后续开发的任务还很重。

  大明宫遗址区的开发还受到了诸多的质疑。包括人民日报在内都认为,大明宫过度依赖曲江模式的商业化开发,导致文化遗存被地产绑架。显然,将立足于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曲江模式嫁接到一般城市开发,的确会产生很多问题。

  位于周至县的楼观台道文化景区也面临同样的遭遇。楼观台远离市区,所依仗的终南山老子道教文化又不像佛教那样深入人心。在实际开发中,曲江文投为其嫁接了一个“生态观光农业”的概念,试图捆绑旅游和农业现代化产生效益。但从2012年1-9月的效益来看,其旅游农业项目收入并不理想。

  法门寺亦是如此,嫁接上的殡葬业务和佛文化商业项目吸引力有限,想通过一个寺庙而造城的愿望最终落空。

  实践证明,“文化+地产”的曲江模式想一举成功,必须配合上度假休闲等概念,才能逐步推动土地开发产生效益。概念的营造需要天时地利,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饶是如此,未及充分成熟的曲江模式还是吸引了很多地方的目光。

  前述当地人士介绍:“曲江模式在临潼、韩城、延安等地快速推广,尽管是由曲江系控股的陕文投操作,但各地的景区管委会和政府实际操控着这些项目。曲江系对外投资的项目格局都很奇怪,政府的话语权都大过曲江系,因此内部管控混乱。”

  造成这种局面的本质原因,可以从法门寺的案例中窥见一斑:曲江模式本身并不难学,只要有文化背景的地区几乎都可以无障碍的复制,各地缺乏的只是资金。拉曲江文投或者陕文投入伙,无非就是利用其强大的融资能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